医学考研英语(医学考研英语考英语一还是二)

医学考研英语,医学考研英语考英语一还是二 本文共计:3562字,6图 …




医学考研英语,医学考研英语考英语一还是二

本文共计:3562字,6图

阅读预计:9分钟

引言

最近,莫迪前脚才为英国印裔首相送上祝贺,后脚便针对英语放出了一个大招:

据英国《卫报》10月22日报道,印度中央邦从今年11月起,在13所公立医学院采用印地语授课,并且承认印地语医学学位。(此前,印度全国医科教学,均采用英语授课和英语考试。)


图片来源:卫报

这是印度独立后,75年以来第一次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尝试非英语教学,也是印度政府“提高印地语在国内地位”政策的一部分。

虽然,这次“试水”并不是全国性的,涉及的范围也仅仅是医学科,但我们可以由此猜测,莫迪政府未来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印地语教学,实施“去英语化”进程。

其实,自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来, 一系列旨在进一步推广印地语的政策在印度出台。这也是印度人民党(BJP)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影响下的必然趋势。

莫迪曾称英语是“带有奴性思维的殖民遗留物”,他说:“我们的教育政策就是要把国家从围绕英语的奴隶心态中解放出来。”

今年十月,马哈拉施特拉邦规定,禁止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听电话或与公众谈话时使用英语问候词“Hello”。

莫迪表示,此次启用印地语医学授课和承认印地语学位的目的,是为那些未接受英语教育的穷人家孩子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他认为,英语只是沟通的中介而非衡量知识的标准,有很多来自印度农村有才华的年轻人的主要障碍就是不精通英语,在强制英语考试的情况下,他们无法成为医生和工程师。


图片来源:卫报

这一举措,除了有利于莫迪政府实施去殖民化进程,随着逐步推进和落实,还可能会打破英语在印度高等教育中长年占据的主要地位,并减少人才流失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一看“去英语化”是否面临着重重阻碍。

语言之争的历史

我们知道在印度,有2种联邦级官方语言(印地语、英语)和宪法承认的包括印地语在内的22种邦级官方语言 (表列语言) 。

印地语和英语的“语言之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其实,在20世纪上半叶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之中,印地语因为其与梵语血脉相承的关系,临时扮演了印度正统之载体的“国语”形象[1]。

然而独立之后,随着国内各族群矛盾涌起,印地语的国语化之路反而阻碍重重。

印度在1950年颁布的首部印度宪法在语言相关条文中,作为对反印地语势力的妥协,回避了“国语”一词,采用“官方语”这一温和的表述,印地语成为印度官方语言。

根据该部宪法第343条第2款的规定:“在宪法生效起的15年间, 英语将继续用于联邦的官方事务。”[1]可以看出,政府计划用15年的时间进行过渡,期满废除英语。

但到了1965年,印地语的应用仍然没有英语广泛,非印地语区希望英语一直沿用下去,1965年甚至爆发了泰米尔语区的反印地语运动。

印度当局不得不保证将根据非印地语邦的意愿,长期保留英语的官方语地位。

1968年印度议会正式通过《国家教育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印度在语言政策上的态度[2]。

此后,历届政府都未再试图对宪法中的语言相关条款做变革性调整,多年的默认让英语的地位牢不可破。

更多的语言政策制定权,被下放到邦一级;而在联邦一级, 印地语和英语两种官方语并行的状态,一直延续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在语言教育中,印度主张实施印地语、英语和当地语言的“三语模式”。

这一政策在一些落实情况较好的地区为印地语的普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一些落实情况较差的地区形成了固化语言格局的副作用,甚至巩固了英语第二官方语言的牢固位置。

总之,英语在印度,一开始是作为原殖民宗主国的语言,后来变成非印地语与印地语抗衡的工具。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英语成为印度的一门强势语言,既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加强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也是国内族群和语言冲突中的重要平衡器[2]。虽然印地语的使用人口最多,但是英语的影响力却是较大的。

所以,从历史来看,由于多种原因、多方阻力,印度自1947年独立起产生的废除英语的想法始终没有真正落实。

印地语、英语和其他本土语言,以一种并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共存着。

印度作为一个大国,缺乏一个绝大多数人都精通的国语,是在语言上面临的一大问题。

印度的语言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印度是全世界语言状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6个语族、22种官方语言和数百种母语[2],其多语性是印度历史上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不断碰撞、融合的结果。

印度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不过效率极低,2011年的人口普查结果2019年才完整公布。近50年来,印度表列语言母语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知网[3]

可以看出,印地语的母语人口比例是在逐渐上升的。

而且,由于很多印度人的第二、第三语言的使用熟练度、使用率甚至不亚于其母语,所以我们还需要关注人口普查结果中的第二和第三语言的使用情况,对印度各种语言的影响力有一个更准确的了解:


图片来源:知网[3]

语言在民族身份认同中具有识别、构建和强化的作用[2]。印地语作为莫迪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有力工具,其势头也在循序渐进的政策铺垫下持续走高。

印地语的庞大受众,在印度各类媒体中,也都有直观体现。如今,不论是图书出版、报纸发行,还是电视广播,印地语与英语相比都更加占据优势。

虽然2021年印度人口普查的结果,还远远不到公布的时候,但是由于莫迪政府2014年执政以来,印地语优先原则更进一步加强了印地语的推广和使用力度,我们可以猜测,印地语的使用人口比例上升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近年来,随着印地语所携带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资本的全面提升,有不少印度人认为,对英语的过高重视正在侵蚀他们的本地语言和文化。

英语,作为英国人留下的最大殖民痕迹,在印度社会起到一种粘合剂的重要作用。

随着今年上半年,印度GDP总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第五大经济体(一网友表示:印度作为一个极具雄心抱负的国家,怎么会甘心总说失败者的语言呢 😀 ),经济的快速发展或许将加速印度的“去英语化”进程。

准备是否充分?

印度的各项语言政策,似乎正在以不激化社会矛盾的前提下有计划地进行。

今年9月,印度议会官方语言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给莫迪,建议印度所有地区的教育机构都应优先考虑本地语言而不是英语作为教学媒介。

10月23号,印度中央邦首府便举行了印地语医学书籍发布会。

在过去九个月里,近百名专家译员投入医学教科书翻译工作,将医学教材从英语翻译为印地语,供中央邦13所政府医学院学生使用。

目前,解剖学、病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科目的印地语教科书已经到位。

不过,这项举措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例如,很多医学术在印地语中并没有对应词汇。对此,相关编纂人员的回应是,对于这种情况,会保留原来的英语专业词汇。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其实近年来,印度政府在政府领域、教育领域、公共领域、对外领域等方面,做了不少将印地语发展为通用语的措施。

例如加强印地语标准化、增加印地语在文书和出版物上的使用、公共区域使用印地语标识、将每年9月14日定为“印地语日”等;

并且致力于印地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例如将每年1月10日定为“世界印地语日”、在外交部设立印地语局等。

此外,宝莱坞对于印地语在印度国内外的传播,也功不可没,在国内增加了非印地语使用者对印地语的接受度,在国外加强了了印度民族软实力和自豪感。

如何面对印地语推行的各方阻力,也是此次“去英语化”能否成功的关键。

其过程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针对南方各邦对印地语沙文主义的反对。

如果说不只是用印地语来教授医学学士课程,也采用其他地方语言,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阻力。

可是,这样一来,印度南方的学生如果去北方学习,则会面临印地语方面的困难,甚至会导致南北分别形成各自封闭的圈子,反而加重隔阂。

总之,此次印度“去英语化”的长期性、范围性和渗透力都不可小觑。

不过,由于地方语言民族主义并未减弱,“去英语化”或是印地语的“国语化”,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否完全落实,实现语言“独立”,就看印度政府的魄力和执行力了!

最后,关于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印度的语言之争?

除了语言也是印度政治生活中的族群要素之一,会对印度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当我们通过媒体来了解这个邻国之时,语种的差异往往伴随着关注视角、政治立场甚至意识形态的分野[1]。

新华社记者唐璐就曾经说过,如果想要了解印度人对外交问题的看法,可以研判印度英文报纸的观点,如果想真正理解印度政治, 还需要阅读印度语言报纸。

同一个印度,以本土语言和印度英语所表达的形象,可能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参考文献:

[1]姜景奎,贾岩.印地语优先:印度的语言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J].世界知识,2018(01):61-63.

[2]肖宪,毕媛媛.印度的语言政策与族群关系[J].思想战线,2021,47(02):12-20.

[3]廖波.印度的语言状况——基于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语言调查数据的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3(06):100-105+140.

本文为印度通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 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 热文索引 <<

医学考研英语(医学考研英语考英语一还是二)